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係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將圍繞基礎通用標準,以及碳減排、碳清除、碳市場等發展需求,基本建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係(以下簡稱雙碳標準體係)。到2025年,雙碳標準體係製修訂不少於1000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外文版本),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顯著提高,主要行業碳核算核查實現標準全覆蓋,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標準指標穩步提升。實質性參與綠色低碳相關國際標準不少於30項,綠色低碳國際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
雙碳標準體係包括基礎通用標準子體係、碳減排標準子體係、碳清除標準子體係和市場化機製標準子體係4個一級子體係,並進一步細分為15個二級子體係、63個三級子體係。該體係覆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水利、農業農村、林業草原、金融、公共機構、居民生活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在基礎通用標準子體係方麵,重點製修訂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監測方法、監測設備、在線監測係統和碳管控平台建設等標準,大氣成分物理化學特性長期動態觀測、監測、評估、預報相關標準;重點製修訂城市、設施、企業、供應鏈、園區、技術等綠色低碳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綠色低碳產業統計核算相關標準,碳中和評價通則標準,以及不同應用場景的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規劃設計、管理體係及實施評價等通用標準。
在碳減排標準子體係方麵,以節能標準為例,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升家用電器、農村居民供暖設備、製冷及冷鏈物流設備、工業設備、照明產品、數據中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設備、機械製造裝備等重點產品和設備強製性能效標準。加快完善與強製性節能標準配套的能耗計算、能效檢測、節能評估、節能驗收、能源審計等標準。再以生產和服務過程的減排標準為例,工業生產過程減碳領域重點製修訂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機械、造紙、紡織、汽車、食品加工等行業低碳固碳技術、低碳工藝及裝備、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原燃料替代技術、低碳檢測技術、低碳計量分析技術、綠色製造、節水等關鍵技術標準及配套標準樣品。
在碳清除標準子體係方麵,重點製修訂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相關術語、評估等基礎標準,燃燒碳排放捕集標準,完善二氧化碳管道輸送等標準。推動製定二氧化碳驅油(EOR)、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燃料利用等碳利用標準,以及陸上封存、海上封存等碳封存標準。
此外,在市場化機製標準子體係方麵,製修訂碳排放配額分配、調整、清繳、抵銷等標準規範。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實施規範,以及碳排放權交易機構和人員要求相關標準規範。推動製修訂重點領域自願減排項目減排量核算方法等標準規範。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納統計核算、監測、評估以及綠電交易等綠色能源消費標準。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碳資產管理等標準。
分享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责任编辑:影視)